招生申请系统

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北理工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团队精彩亮相“第二十一届全国MBA《管理沟通》课程师资研讨会”

2023年7月8日,第二十一届全国MBA培养院校《管理沟通》课程师资研讨会在西安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承办。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办公室主任王萍、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副院长钱小军、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魏江、全国MBA《管理沟通》课程组召集人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张莉、西安石油大学党委书记赛云秀出席本次会议,全国高校15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交流。



本次会议以“数字时代的管理沟通创新与变革”为主题,旨在加强各院校教学经验交流,搭建广泛交流与研讨的平台,共同探讨管理沟通课程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变革与挑战,提升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

上午的主旨演讲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魏江作了题为《数字时代管理沟通新命题》的报告。魏江院长通过“管理沟通新场景”、“管理沟通新世界:四元空间”、“数字时代管理沟通新策略”三个模块的系统阐释,提出人机交互时代的平台沟通逻辑变迁,指出管理沟通已进入包括物理世界、智能世界、元宇宙、赛博空间在内的四元空间,强调此时教师的功能应是智慧启发者,成为“大先生”。强调数字时代的管理沟通应在沟通主客体、沟通渠道、沟通信息、沟通目标等方面进行重新认知和定位。


会议主旨报告1:浙江大学魏江教授《数字时代管理沟通新命题》


接下来的主旨报告部分,进入我院沟通课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团队的展示环节。以“道法自然:《管理沟通》课程育人与思政融入”为圆桌派主题,由赵洱岽教授主持,与裴蓉、刘平青教授、易瑾超副教授就《管理沟通》课程的本质地位、育人理念、课程思政、案例教学及教师成长等多个议题进行开放式讨论。裴蓉教授建议育人先育己,教师应具备良好的组织观、健康的身心;刘平青教授认为课程思政工作应存在表层呈现、心灵对话、自我思考等多个层次;赵洱岽教授强调了数字化时代的学生学习需求和育人方法迭代;易瑾超副教授结合管理案例开发和使用等工作进行了分享,建议管理沟通课程的案例分析可灵活运用国内外案例库资源,针对MBA学生的成长焦虑和沟通困惑,在教学中多采用灵活多样的互动教学形式。北理工管理沟通课程团队新颖的圆桌派形式和精彩的对话,引发了现场许多老师的共鸣和思考,大家多次报以热烈的掌声。

在会务组的特别安排下,大会特别为国内最早一批从事管理沟通课程教学的我院荣休教授裴蓉赠送了礼物,致敬倾心育人、育才无数的裴老师。


会议主旨报告2:“道法自然:《管理沟通》课程育人与思政融入”圆桌派


下午的分组讨论环节,分为两个组。

A 组聚焦课程思政与教材建设。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张传杰副教授认为《管理沟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应坚持“代入式”,引导MBA学生进入场景,增强参与感和互动性,注重教师在过程中的导演定位。清华出版社徐永杰老师认为思政具有广泛内涵,应充分学习相关政策,基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做好分类处理,强调“育人”是课程思政的关键。应注重5个切入点,即融入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培养国际视野、学会做人做事、梳理学术志向。

B组聚焦线上线下教学的经验分享。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客座教授杜慕群作了题为《案例分享:空降高管的团队融合之旅》的报告。杜慕群教授基于自身10家企业高管的职业经历,生动分析了吉利开发公司和顺风房地产两家公司的管理沟通问题,阐述团队建设在形成、震荡、稳定、高效和调整等五个阶段的不同领导风格特征。


我院管理沟通课程教学团队与会合影


哈尔滨工业大学张莉教授在闭幕式发言中回顾了本届研讨会前期筹备过程,多方精诚协作、克服诸多挑战、最终成功办会。张莉教授指出,此次研讨会参会人数再创新高,新生力量不断涌现,再次证明《管理沟通》课程研讨的必要性、重要性和持久吸引力,是研讨会不断提升体验感、参与感、获得感的再次探索。



赵洱岽、易瑾超供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