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申请系统

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相约北理,共筑辉煌 管理与经济学院专业学位招生政策说明会圆满举行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专业学位招生政策说明会于5月10日在北理中关村校区主楼241举行。为方便部分备考生从工作岗位上赶来,说明会于晚7点开始。现场百余名备考生座无虚席,其中还有专程从外地赶来参加本次说明会的备考生,充分表达了对北京理工大学的热爱。

  招生政策说明会上,专业学位教育联合中心副主任吴水龙教授以“价值”为关键词表达对到场同学选择北理工MBA项目的欢迎并致辞。关于MBA的价值,吴教授提到了四个层面:一、知识的价值。对于到场的每位同学,选择报考北理工MBA,就意味着有机会聆听大师的声音。再次系统地学习商业管理知识,将成就大家的百倍自信。二、平台的价值。作为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的大学,北理工的品牌价值无限;作为国内第4个同时通过AMBA、EQUIS和CAMEA三大认证,并在2018年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工商管理(MBA)专业学位获评A类学科的商学院,北理工管理学院的品牌价值巨大。三、资源的价值。北京理工大学有非常卓越的校友圈,能够更好的为大家提供人脉圈,专业学位每年招生800余人,历届校友都卓越的发展于各行各业。四、学历的价值。当今社会越来越注重教育,学历也是影响每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另外也是家庭正能量的体现。吴教授的致辞不仅是对考生备考的指导,更是对备考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勉励,坚定了备考生报考北理工的决心。

  

  专业学位教育联合中心副主任吴水龙教授在招生政策说明会上致辞

  

  随后,为加强广大备考生对北京理工大学管院专业学位的了解,专业学位教育联合中心齐英杰老师对专业学位招生政策进行说明。首先简要介绍了我校历史,北京理工大学成立于1940年,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是历批次国家重点建设高校,是985、211、双一流建设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已通过了AMBA、EQUIS、CAMEA三大国际国内认证,拟于2019年10月进行AACSB现场认证,是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商学院。之后,对于广大备考生关心的管院专业学位(MBA、EMBA、MEM、MPAcc)招生政策做了重点介绍,涵盖了我院专业学位教育项目类别、项目优势、专业特色、培养方案和历年招生情况,2020年招生专业、培养类别、招生人数、提前面试安排等主要内容。最后,为备考生讲解提前面试的注意事项,提醒大家认真备考。

  

  专业学位教育联合中心齐英杰老师解读招生政策

  与以往宣讲活动不同的是本次招生政策说明会增加了招生(形象)大使亮相环节。大使团队日常持续服务于各类招生宣讲活动、北理管院专业学位官方备考群等,已成为管院北理专业学位招生工作和项目品牌宣传的一部分。本次有机会从幕后走向台前,到场的二十余名招生(形象)大使把自己备考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凝结为每人一句话分享给备考同学。这只专业团队经过严格选拔和培训,成员均为北理管院专业学位在校和拟录取学生,他们接受过历届大使的真心帮助,自发的用实际行动诚意帮助每一位备考同学,完美体现了北理精神的传承。

  

  招生(形象)大使在招生政策说明会上集体亮相

  招生政策说明会结束后,中心老师带领招生(形象)大使热情、耐心的为考生答疑解惑。很多备考生在现场与招生团队交流,表达对北理的热爱和对成为一名优秀北理人的向往,期待有机会从自身做起,传承优良的北理传统,发扬奉献的北理精神。

  

  会后,中心老师带领招生(形象)大使为考生答疑解惑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2020年的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工作已于今年4月正式启动。此前,专业学位教育联合中心的招生团队已经代表学校参加过十余场全国商学院巡展等宣讲活动,为招生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在管院专硕招生团队的通力协作下,使更多人有机会了解到北理管院的专业学位教育项目,申请加入北理管院专业学位官方备考群的人数4月底就已超过2000人,增长速度远超去年同期。有提前面试的MBA\EMBA项目,提前面试报名人数迅速增长,生源质量在教育背景、职业经历、管理背景、薪资收入、综合素质等多方面均有较大提升。

  本次北理管院专业学位招生政策说明会是本年度举行的首场大规模校内宣讲会,标志着2020年的专业学位招生工作又迈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后续我院专业学位教育联合中心还将安排多场招生巡展、招生说明会、公益讲座等一系列招生宣传活动切实为考生服务,欢迎广大优秀考生关注并报考北京理工大学专业学位项目,加入这个有爱的大家庭!

                                                                                                                                           撰稿:曹景阳  摄影:柴运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