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申请系统

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报名通知丨第四届中国研究生工程管理案例大赛报名通知!

微信图片_20250617094302.jpg

赛事介绍

中国研究生工程管理案例大赛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的主题赛事之一,是主要面向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MEM)和相近学科/专业的研究生群体所举办的全国性研究生赛事。本案例大赛引导参赛研究生通过采集并导入实践中的第一手的工程管理案例,利用科学的工具分析真实数据,提炼总结并共享各个工程领域的创新实践与发展经验。参赛的案例须主要参赛人亲自参与并完成的,且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过程分析、实践检验以及创新思想,能够推动工程管理相关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与行业资源的紧密对接;能够服务于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政产学研用合作创新;能够服务于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等重要目标。

第四届中国研究生工程管理案例大赛由北京理工大学为主承办单位。


参赛对象及要求

(一)参赛选手

1.学生选手:主要面向具有正式学籍的工程管理硕士(MEM)研究生,或刚刚毕业三年内的MEM毕业生,已获研究生入学资格的本科生和本研贯通培养的在读学生(含外籍),其他相关学科或专业的研究生经其培养单位推荐也可参赛。

2.企业选手:鼓励并欢迎非学生的企业选手参赛,企业参赛选手无学历限制,必须与在读研究生联合组队参赛,且团队中在读研究生人数不低于50%。     

3.参赛队长:每支队伍需指定一名队长负责赛事全程事务对接,且队员分工明确,报名时须保证个人信息准确有效。

 (二)参赛人数

 1.每支参赛队伍应有选手不超过5人(其中“案例型学位论文”赛道参赛作品为1人);

2.可在系统中申报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

(三)参赛方式

符合上述要求的团队自愿报名参赛,进群填写2025(第四届)中国研究生工程管理案例大赛预报名统计表(含组队项目介绍)。


赛道介绍

本届大赛设十个平行“主题赛道”,由不同高校承办。参赛作品应紧密围绕工程管理实际问题,选题具有典型性、特定性和示范性,成果具有较高的启示价值;鼓励各个研究生培养单位采用“学校推荐+区域初筛”模式推选出优秀案例参赛;参赛者可参考各个“主题赛道”定位,投稿到相应的“主题赛道”,每个案例只能投稿1个“主题赛道。

1.“重大工程”赛道——同济大学  

围绕工程管理实际问题,聚焦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复杂工程技术挑战以及深远社会影响的工程建设与运营领域。针对广泛的重大工程项目,对其规划、立项、招投标、进度、成本、质量、安全、环保、设施设备管理等问题,有选择性地开展相关问题的案例研究。探讨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工程环境中,有效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应对风险,实现工程项目的高质量交付与可持续运营,同时注重工程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推动工程建设行业向着更加科学、高效、绿色、智能的方向发展。

2.“重大系统研发”赛道 ——西安交通大学

面向国家战略需求、跨学科交叉和产学研协同,以航空航天、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能源化工、交通运输等领域为背景,聚焦其复杂系统、产品设计、装备研制过程中的项目规划论证、建设实施、资源配置、进度管理、成本控制、技术攻关、原型测试、数字化应用等核心问题,开展的具有较强代表性和推广应用价值的案例研究成果。   

3.“精益生产”赛道 ——西北工业大学

聚焦工业工程、智能制造等相关学科领域,基于真实生产/服务场景,对实现显著降本增效或工具、模式、方法等创新,具有可推广价值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提炼,形成案例研究成果。

4.“创新创业”赛道 ——北京大学

本赛道聚焦工程管理与智能技术的融合创新,以“AI驱动创新、工程引领未来”为主题,鼓励参赛团队结合实际的中小型创新或创业项目开展案例研究,鼓励面向如下三大领域:1、产业升级(智能计算与工程决策、装备创新与工程管理等);2、韧性保障(AI赋能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工程创新等);3、生态创新(工程管理范式革新、智能供应链系统等)。研究成果对解决创新、创业项目实施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鼓励与计算机、人工智能、机械工程等学科的深度融合,重点考察多学科协同创新能力与解决方案的工程落地潜力,鼓励具备可验证的商业模式或产业应用示范。

5.“产业创新”赛道 ——重庆大学

本赛道主要围绕区域特色产业布局优化、供应链产业链协同创新、新质生产力培育与价值转化、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战略性新兴产业孵化等主题,通过采集响应时代主题、助力区域发展、推动产业创新、服务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聚焦新时代产业变革中的真实问题,利用科学的工具分析真实数据,提炼总结并共享创新实践与发展经验。

 6.“案例型学位论文”赛道——大连理工大学

本赛道聚焦运用案例研究方式完成的学位论文,学位论文选题来源于工程管理实践领域的真实客观事件,应具备专业性、典型性、特殊性和启发性等特点,并具有实践价值及可操作性,优先采用一手案例资料。论文已经答辩通过(限2年内毕业的论文)或者即将提交评审或答辩。论文符合工程管理教指委2020年发布的《MEM专业学位论文标准与工作指南》要求。

7.“服务工程”赛道——上海财经大学

本赛道以服务领域的工程管理优化与创新为导向,推动工程管理思维、方法和先进技术在服务业的创新和应用示范,涵盖金融服务(如绿色金融、智能风控、普惠金融)、生产服务(如智慧物流、科技金融)、生活服务(如医疗健康、文化教育)、服务业数智化转型等主题,鼓励引发服务流程重构、资源优化配置、服务效率和价值提升的优秀案例。

8.“碳中和与可持续发展”赛道——北京理工大学

聚焦工程管理领域推进碳中和与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问题,鼓励研究应对低碳转型、资源高效利用、生态保护等可持续发展挑战的创新案例。探讨如何在政策制定、工程建设、产业运营等领域实现绿色转型,推动低碳技术应用、绿色供应链管理、节能减排等方面的解决方案。成果应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的工程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启示意义。

9.“医工融合”赛道——清华大学

本赛道聚焦于促进医疗、保健、康复等与科技和管理融合实现创新的实践案例,围绕AI辅助诊断、智能决策支持、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健康行为促进等方面,通过“数据、算法、设备、场景”等方面的创新,构建创新的解决方案,优化医疗资源、提升诊疗效率和质量、促进全病程追踪管理、提升服务体验等。

10.“智慧城市”赛道——华中科技大学

针对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城市建设与发展面临的工程管理新挑战,融合系统工程思维、可持续发展理念、工程管理方法论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聚焦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代表性案例,通过数据驱动分析和实证研究,探索工程管理新模式与新实践。

※如有变动另行通知。


赛事日程

初赛参赛报名

2025年06月15日-08月31日

研究生培养单位资格审核

2025年06月15日-09月05日

参赛队提交案例报告

2025年06月15日-09月10日

初赛阶段

各赛道依据提交材料开展匿名评审

2025年09月10日-09月20日

公布入围决赛作品和队伍名单

2025年09月25日

决赛和现场颁奖

(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

2025年11月01-02日

(周六、日)


赛程要求

一、初赛

(一)相关提交材料

本届大赛每个参赛队伍须通过大赛系统以附件形式提交材料有:

1.案例报告正文,案例报告要求如下:

案例正文一般应包括:标题、案例摘要、引言、正文、结束语、附录等部分;案例报告字数不限,正文含图表尽量不要超过30页;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图表编号需连续(如图1-1、表2-3)。

※学位论文赛道的格式以各学校模板为准,无需套用示例格式。

详细要求参见第四届(2025年)中国研究生工程管理案例大赛通知及参赛指南第7页说明。

2.文章查重报告(不限查重平台)

3.案例参赛授权书或指导教师签名的知识产权声明(不限格式)

※学位论文赛道参赛作品只需要提交论文 PDF 文件和论文查重报告。

※以“赛道-参赛单位-参赛队名-作品名称”给附件文档命名,学位论文或案例报告正文需要自行进行匿名处理,不得有影响匿名评审的队伍和所在学校等敏感信息。

(一)初赛案例报告评分规则

初赛采取专家匿名方式对提交作品进行评审打分(百分制);每个“主题赛道”按评分高低取不多于12支队伍进入决赛(其中每个培养单位进入决赛队伍数原则上不超过2支)。

分值构成

1.案例展示的重要性、创新性和典型示范性(30分)

2.案例研究深度与写作质量(40分)

3.案例成果及启示性(30分)

总计:100分

二、决赛

(一)比赛形式

决赛主要通过现场汇报+视频展示的形式,每队总时长为 10 分钟,现场评委对决赛队伍的现场汇报展示情况进行点评和打分,具体安排以决赛正式通知为准。

(二)评分规则

决赛成绩采用“初赛匿名评分”(权重 30%)与“专家现场评分”(权重 70%)的加权方式计算(百分制)。

参赛报名

欢迎在读同学及往届校友积极报名,参赛报名请注意以下事项:

1.报名官网:案例参赛队伍通过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官网(https://cpipc.acge.org.cn/)进行注册、组队报名、作品提交、信息维护等。案例作品上传截止日期为2025年9月10日晚。

 2.资格要求:必须以参赛队为基本报名单位,以作品第一作者所在单位为参赛单位,不接受个人形式报名。

其他相关事宜

1.赛事相关事项将在赛事官网陆续发布,请参赛选手注意关注;

2.赛事其他注意事项,请参赛选手仔细阅读本届案例大赛通知及参赛指南



TOP